-
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工作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深刻阐述了做好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工作有哪些重点领域需要深化改革?如何推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
-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基层强则国家强 基层安则天下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
公共性:乡村社会看不见的社会基础设施
当社会工作在为社会性缺失而忧虑时,城市规划界在设计空间的同时,更在努力设计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因为他们发现建筑和景观越来越光鲜亮丽,但居住在其中的人的交往却越来越少。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在投入大量人财物建设之时,也关注人的发展和乡村社会公共性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社会规划师的角色作用,围绕公共性建设乡村的社会基础设施。
-
“责任制”能解决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问题吗?
各人自扫门前雪,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私的表现。其实,这句话还包含着责任的机理,即与当事人相关的事务由当事人自己负责处理。
-
新格局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潜力股”
党的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的建立形成“大社会工作”新格局,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指导“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成为党的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
-
群众路线:从群众工作到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
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针,到2023年在党和国家机构序列中专设中央社会工作部,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将社会工作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实属罕见。对此,恐怕唯有上升到党和国家性质的高度,从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
新格局建构中社会工作要韧性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格局。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格局;二是我国组建党的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形成新格局。前者覆盖整个社会工作事业,涉及在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如何推进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后者是在“大社会工作”领域,主要涉及各类社会工作的关系,如何尽快组建好党的社会工作体系,发挥其整合增效的功能,其中包括如何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协同促进社会工作系统和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