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控”“匠心者”“贴心人”……他的十六年光阴和十万公里邮路
2025/06/20 17:15

在滨江区长河街道星光产业社区,中国邮政泰安路揽投部总会亮起清晨第一盏灯。作为站点经理的沈涛,穿梭在堆积如山的包裹中,用十六年光阴丈量出十万公里邮路,用百万次精准投递书写着新时代邮政人的使命担当。

“技术控”的执着与高光

很多人会觉得送快递技术含量不高,但沈涛不这么认为,他刻苦钻研,只为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沈涛将投递技能竞赛的每一项标准作为日常准则:从快件收寄、派送规范到安全管理标准,从包裹分拣、异常件登记、末端接收、归班核验到智能快件箱操作,他都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自创的“一看二听三排”工作法更是在行业内引发关注,靠着“看门牌建记忆库、听需求定服务单、排路线优配送网”三招,配合手绘的投递流程思维导图,沈涛把复杂片区理得明明白白,快递效率持续提升。

这位“技术控”的执着迅速迎来了高光时刻。在第五届全国邮政通信特有职业技能竞赛暨浙江省选拔赛和杭州市选拔赛(邮政投递)中,沈涛均获得“个人全能第一”的好成绩,并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营销知识,通过了邮政营销员高级工考核,随后又获得杭州市高层次人才(D类)称号。

“匠心者”的责任与追求

每年“双十一”的凌晨三点,分拣车间总是灯火通明。面对暴增1.5倍的包裹量,沈涛没有退缩,科学分工、各司其职,带领团队创下每小时7000件的分拣纪录,邮件上机率突破95%,实现邮件无积压、无遗留、无错投。

连续数十天连轴转的他,饿了吃几口方便面,困了就睡在站点里,当目送最后一车包裹驶向黎明时,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终于泛起笑意:“每个包裹都是沉甸甸的信任。”

在多数人眼中,非高峰期的投递不过是一项简单而又轻松的活,沈涛却将其视为365天的持久战——每份邮件都是分秒必争的精细活,唯有永不懈怠的责任心与追求极致的服务意识,才能铸就零差错的品质闭环。因此他十几年如一日,用“一封信一颗心”的精神,用心投送好每一份报纸、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总计处理邮件超100万件,累计行程超10万公里,从未出现错投、漏投和客户投诉。

由于出色的表现,沈涛先后获得杭州市劳动模范、第五届杭州工匠等称号。他所在的泰安路揽投部也被评为浙江省工人先锋号。当佩戴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那一刻,沈涛谦虚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是每一位邮政人的初心使命,也是我的终身追求。”

“贴心人”的奉献与守护

生活中的沈涛还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下班后总是跟着“星骑士志愿队”走街串巷,最近更是迷上了反诈宣传、平安巡逻、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

记得一个台风肆虐的夜晚,70多岁的社区老人在13楼窗前张望,焦急等待一份煎好的袋装中药。电梯停运的漆黑楼道里,浑身湿透的沈涛捧着用体温焐热的药包拾级而上,虽然腿有点发抖,但当老人接过带着体温的中药时,那双满是皱纹的手紧紧握住了他——这一刻,沈涛真切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邮件要送到群众手里,服务更要走进大家心里。”这是沈涛常挂在嘴边的话。十六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个角落,把普通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温度。正如他所说:“只要我还跑得动,每一条街巷都是我的责任区,每一户门牌都是服务的新坐标!”

来源: 作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