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码”在手,让送单纵享丝滑
2025/06/13 10:30

“‘小哥码’我们每天都在用!以前进小区要登记,有些还是用纸笔,下雨天纸都湿答答的,太麻烦了。现在好了,二维码一扫就能进。”萧山区北干街道外卖小哥彭晓强熟练地拿出手机一扫,只花了几秒钟就顺利进入湖滨花园小区。

去年7月,“杭州小哥码”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打通美团、饿了么等7大平台数据,累计注册3.4万余名骑手,实现1320个需登记进门物管小区“一码通行”全覆盖,新打开170余个小区侧门,集成支付宝“碰一下”提升便捷度,为骑手单次通行节约5-6分钟。

进门不再“像闯关”

这要多亏“小哥码”

随着小区管理日益精细化,“进门难”成为阻碍外卖骑手丝滑送单的一大痛点,更有骑手直呼,“小哥码”上线前进小区送外卖简直“像闯关”。

“我从黑龙江来杭州跑外卖有3年了,以前进小区要先给业主打电话,有的是新住户,自己也说不清位置;有的压根不接电话,保安拦着不让进,只能蹲在门口等,本来一单5分钟就能送完,硬是拖成15分钟,超时扣钱不说,还得到一个差评。”说起过往经历,上城区饿了么骑手刘凤叶一肚子苦水。

进小区前被保安“扣留”,曾是外卖骑手的家常便饭。有的自认倒霉,眼睁睁看着订单超时,也只能乖乖认罚;但有的却不甘心,硬是想争出个是非对错来,矛盾也因此产生。“小哥码”的诞生,有效破解了这“最后一百米”的难题。目前,杭州所有非开放式小区均已设置“小哥码”,骑手只需要一碰或者一扫,就能快速进入。

“现在扫‘小哥码’进小区,保安直接给开门,还告诉我系统里有小区路线指南。这么一来,超时的单子少了,感觉工作压力都小点,工作心态也好起来了。”从业4年的余师傅,每天有一半的订单都需要进入封闭式小区,使用“小哥码”后,他的心情都舒畅了不少,工作起来也更有活力了。

纠纷少了配合多了

安全、效率双双提高

“进门难”不仅影响骑手效率,同样困扰着小区物业和保安。一方面,小区物业和保安需要对业主负责,层层设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手动登记效率低、配合度差,反而给骑手和业主都增添了不便。

面对两难,小区也曾想过不少法子。宁巢钱塘公寓物业经理助理吴云华介绍,该小区原不对外开放,门口设置了166个外卖柜,但租户认为出来拿太不方便了,要求外卖送上门。“后来允许外卖小哥登记后骑车子进去,又出了问题,小区比较大,没有地下车位,车子都停在地面上,曾经发生过外卖小哥的车子蹭坏汽车,或者东西丢失的情况,再去翻登记记录发现他们留的信息都不准确、不清晰。”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小区一度禁止骑手骑车进入,却引来大量投诉。“小区里也有骑手住户,他们骑车进出没有问题,我们还给他们制作了一批有编码的贴纸作为通行标识。但后来发现,贴有同样标识的电瓶车越来越多,原来是没有住在我们小区的小哥自己照着样子去做了贴纸贴在电瓶车上。”

“小哥码”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管理困境。对管理方而言,登记信息后台可查,解决了信息不真实的问题;对骑手而言,可以骑电瓶车进去配送,效率提升的同时,与物业保安的矛盾也大幅减少。

关爱举措无处不在

点滴细节温暖“骑士”心窝

在杭州,除了这些需要门禁才能进入的封闭式小区,还有很多外卖骑手可以自由出入的开放式小区。这些小区能享受到“小哥码”带来的便利吗?

据了解,在一次次的迭代升级下,“小哥码”已不仅是骑手出入小区的电子通行证,更是获取各项专属福利的“生活码”:杭州依托“小哥码”实现友好场景线下线上数智贯通,推动1300余个服务驿站、1万余套“小哥公寓”等上云上线,“小哥套餐”“24小时驿站”等服务功能“扫码即享”,实现了“小哥码”从通行码向服务码转变。

除此之外,小区里还隐藏着很多面向骑手的暖心细节。“我们建议部分小区在门口配备手推车,方便骑手配送大型物件。同时,考虑到骑手对电瓶车充电的需求比较大,长河街道现在已经实现了每300到500米就有一个充电桩的高密度布局。”滨江区长河街道干部郑文星在体验了60天的骑手生活后,切实了解需求,致力于为骑手提供全方位便利。

不论是“小哥食堂”“小哥驿站”“小哥学院”等友好场景的悉心建设,还是“送保险、送流量、送温暖”等共建活动的筹划推行,杭州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已经深深烙印在城市肌理中,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人文底色。

来源: 作者:   
返回